宝尚配资 邻里之美,岁月留香_奶奶_桃子_褥子
邻里之美宝尚配资,岁月留香
文/张妮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有句富有哲理的名言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,今天谈及此并非是自夸,而是深觉此名言确实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鼓励,也是对社会和谐共处的期望。
小时候住在农村,村落人口密集,左邻右舍关系都处的跟亲戚似的。2000年后,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很不错了,即便天天吃肉也不打紧了,可太奶奶和奶奶时常惦记一碗玉米面面鱼。
玉米面面鱼是一道西北小城天水本地具有特色的传统美食,它主要以玉米面为主要原料,将玉米面加入滚水搅拌成粘稠的面糊,然后通过特殊的工具,将面糊塑造成类似小鱼的形状。在烹饪方式上,可搭配各种调料和配菜,做成臊子蔬菜汤、浆水汤等,以此增加其口味的层次感。
与老屋后墙仅一墙之隔的是靳奶奶家,她家的正门距离我家比较绕,后门则近多了。在农闲时两个奶奶经常互相串门,我就是那个狗皮膏药,贴在奶奶身上扯也扯不下来。长此以往,长年累月,两家关系处的格外亲密。
展开剩余73%靳奶奶在暑天一得空就会做面鱼,有时候会提前告知让我端一小盆给太奶奶和奶奶吃,有时候做好了会在她家高声喊我,我蹦蹦跳跳的出去,一会就端来一盆面鱼。
当然,除了面鱼,但凡靳奶奶得空,只要她做了凉粉、然然、面皮都会喊我,有时候奶奶不好意思不让我去,她就会亲自端来。她和奶奶是贴心的老朋友,还时常惦记着我的太奶奶,甚至做了我爸爸喜欢吃的吃食也要端来。她真的做到了“亲吾亲,以及人之亲;爱吾爱,以及人之爱”。
昨天刚完成散文《捎来一夏丰收》,其实在我住在老屋的那些年,很多时令蔬果都是左邻右舍互相赠与的,而靳奶奶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邻居之一,她经常会提着一竹篮豇豆、辣椒、葱、茄子、莴笋等拿到我们家。
除了靳奶奶,我家还有好多好邻居宝尚配资,有的新磨了玉米面会拿来一袋子;有的试种了花椒第一年采摘也会送一点尝尝鲜;再到关于农事,大家都会很有默契的在春秋季主动帮忙灌溉、在冬季顶着刺骨的寒风修剪果树。
2008年刚进入冬天,爸爸妈妈出了车祸,妈妈的伤势稍微轻一点,爸爸的较为严重,腿骨骨折,打了石膏,从医院回来后只能躺在炕上休息,妈妈还要照顾爸爸,地里的农活也就搁置了。
等到开春,妈妈去地里捡拾修剪完毕的果树枝条,只见地里空空如也,一堆堆码放整齐的枝条躺在地边。后来问了二爸、三爸、姑姑还有小姨,他们都不知情,爸爸沉思良久说,肯定是哪个邻居帮忙捡拾的,好人啊,做了好事不留名。
多年之后,我工作结婚,离开了农村住到了城市。总感觉那一幢幢的楼房阻隔了邻里之间的情分,甚至楼上楼下住的是谁都不知底细,更不必说还能不能处出感情?就在我发出质疑之时,发生了一件让我热泪盈眶的感人之事。
2020年年底的一天,虽已入冬却是艳阳高照,我中午奋力一拼将褥子顶了出去,多次用劲都未能晒在晾衣绳子上,最终还是在路人的帮忙之下成功挂上去的。1.8*2.0米的大褥子,缝制之时称了很多棉花,确实是很重。等到我晚上下班回来,发现褥子不见了,当时怒火中烧,以为又被贼偷了,因为几个月前刚丢过一大盆发财树。
我气愤极了,站在物业保安室查监控,尔后接到老公电话,原来是二楼的邻居收到她家去了,她担心天黑返潮褥子白晒了,更担心我怀孕了还睡在上面会不舒服。我当时哭笑不得,心情如遭临冰火两重天一般,还没出物业保安室,我就潸然泪下,其实回头想想,我俩都忙于工作,很少见面,也没有接触多久,最多见面笑一下打个招呼。可是,她却让人如此感动,感慨颇深。
前几天,我早上起床发现厨房大理石橱柜上放了几个北京七号的桃子(我家住一楼,窗户从外面打开可以放东西进来),我以为是老公拿来的,但又觉得不可能,他桃子过敏,怎么会买桃子呢?晚上他回家也否认了,直到第二天和开心奶奶遛娃,才得知桃子是开心奶奶拿给我的。开心是我儿子的小朋友,他俩从出生五个月就被推着婴儿车车一起遛弯,长大后这三年形影不离。
知道真相的那一瞬间我特别开心,让我如沐春风,沁我心脾,不禁在心头泛起一阵甜蜜,突然有一种回到了农村邻里之间的感觉。那几个桃子确实很好吃,软硬适中,桃汁丰富又香甜。
这尘世纷扰喧嚣,如能遇上一二位好邻居,这聒噪的生活也能变得清新一些。但愿这世间多的是人性的美好与善良,少一隔阂。让这一份睦邻之美,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,熠熠生辉。
发布于:江苏省星火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