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速配资 1938年,张双群给陈再道写情书,作战科长却拆了:我是按规定拆的_徐向前_卜盛光_敌军
抗战全面爆发之际星速配资,年仅28岁的陈再道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386旅的副旅长。按理说,像陈再道这样经验丰富的高级军官,处理个人生活方面应该得心应手,可当时他却依旧孤身一人,没有伴侣相随。
陈再道是我军中赫赫有名的勇猛将领,他早在1927年便参加了“黄麻起义”,正式踏上革命道路。陈再道对战斗充满热情,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,每当枪声响起,他的心便会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,尤其喜欢刀枪相见、正面硬拼。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果断,他迅速晋升为排长。
1928年1月1日,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,但很快便遭遇国民党军的“围剿”,部队不得不撤退进驻险峻的木兰山地区。那时,陈再道肩负着500块银元的军费,随部队艰难后撤。由于肩负重担,他渐渐体力不支,逐渐落在了队伍后方。
展开剩余88%此时,敌军追兵紧随其后,陈再道清楚自己背着钱难以逃脱,急中生智假装跌倒,趁机将钱袋扔进附近的水潭,随后拔腿狂奔,成功摆脱追兵。当天夜里,他悄悄返回摔倒的地点,潜入水中将钱袋完整取出,500块银元一分未少。此举赢得了上级的高度赞赏。
1932年10月,因张国焘的盲目自负,红四方面军遭受重创,主力被迫展开“西征”。11月27日,红四方面军总部在户县南部的彷徨镇遭遇敌军围攻,局势极为危急。
此时,担任红11师营长的陈再道率部正在附近行军,忽然听见后方枪声,立刻意识到部队遭敌军截击。他果断带领全营折返,猛攻敌军,多次击退敌方反扑,成功护卫了总指挥部的安全。此役,我军全歼敌军一个警备旅,俘虏旅长及数千官兵。战后,徐向前紧握陈再道的手,赞道:“你护驾有功!”
此后,徐向前开始重点培养陈再道,而陈也不负重托,多次立功。1935年,他仅26岁便被提升为红4军军长。徐向前曾风趣地称赞:“有陈在(再)道,饿虎难行!他既能攻又能守,真是再道之勇!”
不过,徐向前很快发现,担任军长后,陈再道依然频繁擅自离开指挥岗位,亲自冲锋陷阵。在一次激烈战斗中,陈再道冲锋在前,两名国民党士兵分别从左右两侧扑来,他怒吼一声,先用枪托击倒左边的敌人,转身挥刺刀刺中右侧敌兵,两人瞬间倒地。
然而就在此时,一颗子弹射中他的后颈,鲜血直流。陈再道命令警卫员用匕首挖出弹头星速配资,但警卫员害怕不敢下手。陈再道咬紧牙关,强忍剧痛,硬是用手挤出了弹头。
徐向前得知此事后,每次下达作战命令前,总会叮嘱一句:“不许陈再道冲锋!”但陈再道依旧我行我素,时常带队冲锋陷阵。
有一天,徐向前叫陈再道过来,说:“骑兵团缺一个排长,你看谁合适?”陈再道一时没明白徐的意思。徐向前笑道:“我觉得你挺合适。”陈再道这才意识到用意,连忙保证:“报告总指挥,下次再也不敢了!”
值得一提的是,陈再道文化程度不高,但政治敏感性极强。长征途中,红一、四方面军会师后分为左右两路北上,他为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带来的困局,不仅教育红4军尊重并支持朱德、刘伯承、徐向前等同志,还与从红一方面军调来的军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密切合作,成为红四方面军中罕见的“亲毛派”。
抗战全面爆发后,陈再道被重用,成为386旅旅长陈赓的得力副手。陈赓对陈再道的婚事极为关心,曾多次为战友们牵线搭桥:他曾安排一场球赛,促成浦安修和彭德怀的婚姻;在王树声和杨炬婚事遇阻时,他高喊“快来吃老光棍王树声和一枝花杨炬的喜糖”,化解矛盾;周璇对周希汉的求婚犹豫时,他当场定下“今天结婚”的决断,促成两人幸福。陈赓决定为陈再道也安排一桩婚事。
1938年初,八路军组建东进纵队挺进冀南,陈再道任司令员,卜盛光任参谋长。出发前,陈赓特别叮嘱陈再道:“冀南风景秀丽,人才济济,我命令你,一定要在那儿找个好老婆!”随后,他对卜盛光说:“你务必帮陈再道促成婚事,如果两年后他还单身,拿你脑袋来见我!”逗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东进纵队抵达冀南后,卜盛光始终牢记任务,时不时在女同志多的地方徘徊。三个月后,纵队发展到1万余人。有次陈再道前往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视察,卜盛光“死皮赖脸”非跟不可,还自称“义不容辞”,陈再道无奈同意。
他们到达妇救会时,看见一位年轻姑娘正忙着写标语。姑娘见是陈司令和卜参谋长,热情邀请他们进屋。陈再道坐下后,和姑娘攀谈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姑娘回答:“张双群,弓长张,一双两双的双,群众的群。”陈再道又问:“多大了?”她说:“18岁。”陈再道突然说:“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。”卜盛光暗自窃喜,心想这是“贾宝玉见林黛玉”的节奏,两人有戏了。
张双群笑道:“是的,您给我们做过形势报告。”临别时,卜盛光把她拉到一边,说:“小张,有个任务交给你,能完成吗?”张双群问:“什么任务?您吩咐吧!”卜盛光狡黠地笑说:“你在妇救会工作,有没有好姑娘……”张双群打断他:“参谋长,你不是结婚了吗?”卜盛光大笑:“我可不想再找老婆,你没看到我们陈司令还是单身吗?”张双群惊讶:“陈司令还没结婚?”卜盛光说:“结过婚,只住了一星期,后来媳妇被人贩子卖了。他天天忙打仗,哪顾得上婚姻……”这时门外传来陈再道怒吼:“你们俩搞什么名堂,还不快走!”卜盛光只好叮嘱张双群“千万别忘了”,和陈再道一同离开。
回程路上,卜盛光问:“司令员,你觉得小张怎么样?人长得漂亮,党员,政治可靠……”陈再道沉默不语,只是大步向前。卜盛光追上去:“人家对你是真心的,你不说话就是默认,我要替你答复她!”话音刚落,陈再道怒吼:“站住!”卜盛光停下,回头看见陈再道脸红红地说:“关你屁事!”然后走远了。
陈再道独自走着,脑海里浮现出张双群的模样:白皙的皮肤,圆润中带方的脸庞,挺拔的鼻梁,明亮的大眼睛,还有丰满的嘴唇,搭配得恰到好处。若真能与她结合,定是佳偶天成。
然而他心中也有顾虑:一是他已经29岁,而张双群才18岁;二是他曾经结过婚,在老家按习俗与农妇熊慧芝成婚,但只住了一周便参军离开,熊慧芝后来被当作“匪属”遭人贩子卖给外地裁缝,令他心中留下阴影。尽管战友多次为他介绍对象,他总以“少管闲事”回绝,久而久之无人再提。
回营后,“张双群”这三个字挥之不去,他越想越烦躁,终于大喊:“警卫员,拿水来!”警卫员递上茶杯,他不接,旋即让人再拿军用水壶。他打开木塞,咕噜咕噜喝了起来。
与此同时,张双群送走陈再道后,卜盛光的话在耳边回响。她早听闻陈再道的英雄事迹,尤其是他来到冀南后整合游击队,狠狠打击日军,令鬼子不敢夜出,她真心崇拜他。她思忖:什么样的姑娘才配得上陈司令?不如就是自己。犹豫中,她终于鼓起勇气,提笔写下一封深情信笺,表达爱慕之意。
次日,作战科长递给陈再道一封信,说是纵队司令部转交,他按规拆开。陈再道见作战科长偷笑,心生疑窦,忙拆开信封。信字迹工整,称呼“陈司令员”,署名“张双群”,令他心跳加速,热血沸腾,一口气读完。
读罢,他笑骂一声:“这个苕种!”这是家乡话,意指“傻瓜”。他心想:这么重要的信为何不亲自递送?如今大家都知道秘密了!
卜盛光得意计划成功,又派人通知张双群,告知陈司令第二天约她必来,并有要事商谈。
第三天,张双群按约来到司令部,陈再道立即招呼她坐下,众人见状纷纷离开,屋内只剩二人。陈再道亲切地喊:“双群!”她回应一声,脸颊顿时泛红。
陈再道问:“你来干嘛?”张双群诧异答:“不是您早上通知我的吗?”陈再道恍然大悟:“苕种,你被老卜骗了!”张双群也尴尬,只好说:“既然没事,我先走了。”陈再道急忙拉住她:“既然来了,坐坐再走吧!”
坐下后,陈再道说:“双群,我看了你的信,我……”话未完,紧张得说不出口。张双群也感到心慌,担心信写得太唐突,会被拒绝。
憋了半天,陈再道忽然如冲锋陷阵般挥拳拍桌,断然道:“咱俩的事,就这么定了!”
张双群松了口气,笑靥如花,幸福使她的脸颊红得像苹果。屋外传来“嘻嘻哈哈”的笑声,卜盛光的“头”算是保住了。
自此,陈再道与张双群的恋情公开,两人经常书信往来。陈再道写信常用香烟盒纸,几句话一折,递送过去。虽无暇常见,但彼此坚信选择正确,感情日益深厚。
1938年11月,陈再道与张双群举行了简朴婚礼。同志们帮他打扫住房,铺上两块板子,便成了“洞房”。
婚礼之夜,陈再道调侃:“双群,我比你大11岁,你不嫌弃我老吗?”张双群笑答:“不嫌弃,自古美人爱英雄嘛!”
此后,二人风雨同舟,携手度过54年人生旅程。
1990年,张双群因脑血栓入院,长达两年。陈再道始终悉心照顾。
1992年11月22日,张双群临终时紧握陈再道手,轻声说:“再道,对不起,我答应陪你,却没做到。你要照顾好自己,好好照顾身边的人。”陈再道抱紧妻子,强忍泪水,坚定地点头。
张双群去世后,陈再道郁郁寡欢星速配资,身体日渐衰弱。1993年4月6日
发布于:天津市星火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都优配送端 保税科技06月26日主力大幅流入
- 下一篇:没有了